徐达的两支后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未解之谜 2025-04-30 00:2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介绍徐达后代:两代公爵的不同命运

徐达,这位为明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其威名世人皆知。在攻克大都后,他更是收复了汉人丢失数百年的失地,被朱元璋加封为公爵,死后更是被追封为中山王,极尽殊荣。他的后代也继承了其血脉,其中两支公爵的命运引人关注。

徐达的后代中有两位公爵:长子徐辉祖继承的魏国公和第四子徐增寿的定国公。这两支公爵的荣耀并非轻易得来,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故事。

魏国公自然是继承徐达之功而来。而幼子定国公的地位则是通过努力争取,但过程并不光彩。在燕王发动之变前,徐增寿曾暗中帮助朱棣。尽管他在燕王发动后曾密告京中部署,为燕王谋反提供了情报,因此被视为奸细并被建文帝处死。但朱棣感念其功劳,加封他为定国公,令他的儿子继承爵位。

徐辉祖作为长子,是建文帝的支持者。在登基后,他的爵位一度被废,但鉴于徐达之功,后人得以继承魏国公爵位。这使得徐达后人正式达成了“一门两公”的殊荣。

魏国公和定国公享国长久,一直传到明朝末年。随着明朝两京的沦陷,两支公爵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定国公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城破时上吊殉国,而魏国公则逃过了李自成却没有逃过清兵。最终,魏国公徐文爵在清军兵临南京城时选择投降,后被贬为庶民。

在历经建文、永乐之变后,徐达的后代能够保住魏国公爵位并新得定国公爵位实属难得。随着明朝的灭亡,依附于明朝的这两支公爵也都未能幸免于难。名节有亏的魏国公虽下场不算太惨,但终究未能保全家族荣耀。而这一切,都反映了那个时代英雄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背景。

上一篇:朝鲜向全球宣布 正式备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