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
世界之最 2025-04-28 22:29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司马昭,这位曹魏的权臣与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在公元255年继承父亲司马懿的遗志后,逐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在司马昭掌权曹魏的时期,甘露三年(258年),他被封为晋公,权力更是如日中天。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顺势而为,成为了实际的统治者。
那么,为何司马昭选择先灭蜀汉而非东吴呢?其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入。
攻打蜀汉的成本较低。相比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通水道、制造战船的灭吴之战,进攻蜀汉则无需如此大动干戈。《晋书》中详细记载了司马昭的谋划:“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可见,曹魏已经做好了结束三国时代的准备,而灭蜀之战正是其第一步。
在公元263年,蜀汉的防御出现了重大漏洞。姜维因担心被谗言所害,被迫屯兵沓中,导致汉中地区的防御空虚。这对于司马昭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敏锐地意识到,只要攻下汉中,蜀汉的大门将被打开。
后主刘禅的昏庸也是司马昭选择先灭蜀汉的原因之一。相较于东吴的君主孙休,刘禅的能力与水平显然有所不足。在司马昭看来,这样的对手更容易被击败。
先灭蜀汉更方便接下来进攻东吴。蜀汉地处上游,如果先消灭蜀汉,可以顺流而下进攻东吴。蜀汉兵力相对较少,这也是司马昭决定先攻蜀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而非东吴的原因包括攻打成本较低、蜀汉防御空虚、后主刘禅昏庸以及先灭蜀汉更方便接下来进攻东吴等。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司马昭做出了这一重要决策。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展现了他的智谋与胆识,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徐的拼音是什么?应该怎么读?可以组成什么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