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生开学不收学费,兴送礼?

世界之最 2025-04-28 21:20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在古代,每当新学期伊始,现代学生的家长们都会准备一笔费用,以支付孩子的学费。那么,在古代,学生们上学需要缴纳多少学费呢?这个答案隐藏在一种古老的传统中,被称为“束脩”。

束脩,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学费缴纳,也被称作“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这个词的来源与古人尊师重道的风尚息息相关。在古代,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官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但民办的学校,如书院、私塾等,为了补充教学经费和提高老师的待遇,有时会收取一定的学费,这就是所谓的“纳费”。

早期的束脩多以实物形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银两或钱币,被称为“脩金”。送给老师的脩金,在古代不仅是一种社会风气,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明代的沈鲤在《义学约》中就有规定,学生家庭需要按时按量准备束脩。

除了束脩,古代学生如果去外地读书,还需要准备一笔路费,这被称为“盘缠”。甚至有一些富豪为了在顶尖学者附近购置房产,以便孩子能够更方便地求学。这种做法与现代的家长购买“学区房”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还有更沉重的负担。在古代,有一种腐败的“花钱上大学”现象。家长需要向朝廷捐银纳粮,以获得孩子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的学费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古代的学费制度既有实物又有现金,既有官学的不收费也有私学的收费现象。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愿意付出一切。无论是买学区房还是捐巨资以求得一席之地,都是他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期望的体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