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名士崔琰简介: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
社会奇闻 2025-04-29 15:26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建安十八年,魏国初立,尚书之职交由崔琰担当。魏国尚未确立太子,临菑侯以其才华与仁爱之心备受瞩目,曹操为此犹豫不决,秘密派人探询民意。崔琰,以不封口的信坚定表达立场:“《春秋》大义长子当立,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实乃承继大统之不二人选。我崔琰愿以死守此原则。”曹植虽为崔琰兄长之女婿,但曹操对崔琰的公正无私、高风亮节赞赏有加,感叹之余,调其至中尉之职。
崔琰,身材雄伟,声如洪钟,眉目清秀,胡须长达四尺,威仪庄重,朝廷上下无不敬仰。曹操对他亦有几分敬畏。他曾举荐巨鹿人杨训,虽才不足,却清廉守正。曹操遂以礼征召杨训。
命运对这位正义之士并不宽容。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杨训上表歌颂曹操功绩,有人讥笑杨训迎合权势。崔琰得知表文草稿内容后,虽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而不讲情理,却被人解读为傲世怨世的言辞。曹操大怒,称崔琰心怀不满。从此,崔琰被罚为徒隶,虽受屈辱,其言行举止却毫无屈服之意。曹操的令文称:“崔琰虽受刑,却与宾客往来密切,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怨忿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崔琰被赐死。
关于崔琰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他的文集被人发现,因布包裹之事被人诬告,称其文章暗讽朝政。曹操闻后大怒,将崔琰关入大狱并赐死。曹操性格忌刻,凡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娄圭等皆因不恭被杀。崔琰之死尤为冤屈,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为之伸冤的焦点。他的遭遇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反思,提醒着世人权力的滥用与正义之士的无奈。崔琰的故事成为后人警示的典范,他的死亦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一篇:东汉第十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在有哪些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