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发现古人类遗址 包含新石器等三个时代
近日,四川会理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透露,成都市考古研究院、凉山州博物馆和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会理新发镇乐寨村马鞍子遗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勘探。经过细致研究,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这片看似平静的遗址竟然蕴藏着新石器、商周和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存。
遗址位于马鞍子地形之中,南北靠山丘,东西两侧有小河沟环绕,形似马鞍。整个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考古队通过小规模勘探试掘,发现该遗址文化层厚度惊人地达到了2米,被分为七层。每一层都蕴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秘密,仿佛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人类文明史。
在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中,石器工具种类丰富,包括石斧、石锛、石球、石片、石料等。陶器则是另一大亮点,主要包括罐、钵、壶、杯、纺轮等。这些陶器不仅有夹砂和泥质之分,还有褐陶、黑陶、灰陶、红陶等多种色彩。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精美繁复,常见的有堆纹、绳纹、斜线纹等,每一道纹路都似乎在诉说着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匠心。
此次考古调查勘探的成果丰硕,专家们初步摸清了马鞍子遗址的地理环境、分布区域、地层堆积等情况,揭示了其文化内涵和性质。对于研究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会理的古代历史和民族,马鞍子遗址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跨越较长年代的特点,为建立江流域以及会理境内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这座古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四川地区古代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会理县,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发现,揭开这片土地更多古老的秘密。
(注:本文内容基于《四川日报》原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