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嗣君:卫国第41任国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
卫嗣君,又称卫孝襄侯,姬姓,名不详,他是卫平侯之子,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293年。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一同卫嗣君的生平故事。
在卫平侯八年(公元前335年),卫平侯离世,卫嗣君继任为卫国国君。五年后(公元前330年),他主动降低称号,仅称君,这意味着卫国的领土开始缩减,仅余濮阳一地。卫嗣君四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卫嗣君离世,其子卫怀君继位。
卫嗣君是个颇具治国手腕的君主。他器重臣子如耳,宠爱妃子世姬。他深知权力之道,怕臣子和妃子因受宠而欺瞒自己,因此他提升薄疑来与如耳相抗衡,尊崇魏姬来与泄姬分庭抗礼。他的这种策略使得宫廷内部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执政方面,卫嗣君严明法制,注重教化。据说,当卫国有个懂医术的逃犯逃到魏国时,卫嗣君听闻后,便派使者用高价将其赎回。左右侍臣对此表示不解,认为这样做不值得。但卫嗣君却认为安定不在于国土大小,而在于百姓的廉耻礼仪。他用这件事教育臣子,治理政事不能忽略小事,否则会有大乱子。他的这一行为也赢得了魏襄王的赞叹。
除此之外,卫嗣君还善于观察人心,喜欢侦查别人的隐私。他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集市,以此观察官员的行为。如果官员刁难客商,他就会用金钱贿赂这名官员,然后将其召来责备。这种独特的治理方式让卫嗣君对官员的行为了如指掌。
当卫嗣君病重时,他任命殷顺且为相国,控制卫国。殷顺且按照他的遗命驱逐了绁错、挈薄的家族。在公元前293年,卫嗣君去世,殷顺且出任相国辅佐他的儿子公期(或为卫怀君)。
卫嗣君是个富有智慧、善于治国的君主。他注重教化、严明法制、善于观察人心、懂得权力平衡。他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的生平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战国时代君主的形象缩影。
民俗文化
- 卫嗣君:卫国第41任国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
- 自古都是藩王跪皇帝可这位皇帝偏偏还得跪藩王
- 天理难容!她剖出并肢解了无辜婢女的胎儿
- 为康熙生育最多儿女的妃嫔是谁?其中四子均早
- 《肉蒲团》作者李渔:最具实力的中国戏剧之王
- 玄烨为什么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成
-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后,还杀死杨广的原因是
- 奴才骑在皇帝主子头上 想杀就杀想废就废-
- 早期欧洲人是靠关节炎度过冰河时代的-
- 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 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
- 关于项羽的评价中有一句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
- 康熙爱女和硕温恪公主:联姻远嫁蒙古,最后难
- 赵云真的不配五虎上将吗 刘备为什么只给赵云一
- 河南有个家族富了几百年 却被慈禧花的干干净净
- 曹魏名将朱灵在是一个怎样的人?
- 洪秀全有多狠-处罚妃子的刑罚比凌迟还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