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孙权还要主动派出使者请和的目的
今天,奇秘网带来了一则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共同刘备在打败东吴后,为何还要主动派出使者与孙权求和的深层原因。
在章武元年,刘备篡汉建魏后,决定在成都称帝,开启蜀汉的辉煌历程。随后,他以复仇之名,挥兵东征东吴。尽管其间遭遇部下的背叛,孙权也曾遣使者请和,但刘备决心坚定,誓要讨伐东吴。
战事伊始,吴将等人巧妙地在秭归布防,成功打败陆逊等人,刘备军队顺势占据秭归。此后,他又巧妙地联合武陵五溪的蛮夷,力量大增。在蜀军士气高涨之际,黄权督江北水军的布局也被吴将陆逊识破。在夷陵之战中,蜀军被击败,冯习、张南等将领英勇战死,刘备退至永安。
孙权听闻刘备驻扎白帝,心生恐惧。他听闻刘备的军队刚刚经历一场大败,正是虚弱之时,于是他决定派出使者求和。但背后的真正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实际上,孙权主动请和的背后,隐藏着曹丕的大举进攻。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曹丕就发起三路伐吴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半年,东吴连战连败。西线的主将陆逊面对曹丕的进攻,虽然英勇抵抗,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当时江陵防线岌岌可危,如果刘备趁机出兵,东吴真的危在旦夕。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看到机会,发出书信试探东吴的反应。孙权面对不利的战局,担心刘备趁火打劫,只能派遣使者求和。可以说,是曹丕的进攻促成了两家和解。毕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面子和仇恨都暂时被搁置。刘备案中称,他之所以能等到孙权的请和信,正是因为曹丕进攻的时机恰到好处,否则蜀汉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让孙权低头求和。
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让我们看到了英雄人物在复杂局势下的战略智慧和艰难抉择。也揭示了战争背后利益与权力的博弈。在这个故事中,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中国历史
- 夷陵之战后,孙权还要主动派出使者请和的目的
- 杨广为何会因为诗人王胄被杀而拍手称快呢?
- 乾隆是最长寿的皇帝,他有哪些秘诀呢?
- 古代皇帝如何壮阳?中国古代的土伟哥
-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 刘景先: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自缢而死?
- 董昭是什么人?荀彧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黄盖的结局怎么样?是善终的
- 曹操都有哪15位妻妾?抢别人妻妾是他独特喜好
- 倚天屠龙记中默默无闻的小昭究竟是谁的女儿
- 曹操盗墓养活了军队好几年 曹操对谁的墓下手了
- 宋朝官员为升官竟然把小妾送给上司享用
- 曹操为何挟天子刘协?有什么意义
- 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在确有其人
- 张须陀:唯一的败仗却成为他最后的一仗
- 为什么唐朝皇帝都喜欢别人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