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见了都怕的曹操身边的&ldq

历史人物 2025-04-03 00:52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的魏国奠基人曹操所设立的“校事”,与大明王朝的东西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过《三国志》的读者,只需稍加留意,便能发现这一特务机构的身影。

世人皆知,曹操是一位疑心病重的统治者,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掌握群臣和民间对他的忠诚度,他广布耳目,刺探隐秘。这一点与他的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特性十分吻合。曹操拜司空后,初置军师祭酒,随后出现了特殊的官员“校事”,其头目卢洪、赵达等人如何为所欲为、滥用权力、残害无辜,在古典古籍中虽着墨不多,但从当时军中流传的谚语可见一斑。

曹操时代的法曹椽高柔,曾对“校事”破坏朝政与体制的现象向曹操进谏。曹操对高柔的看法不以为然,他坦然承认这些“校事”在默默执行他的意志,并且他认为这些“校事”在侦查和刺探情报上的能力,连贤人君子都难以匹敌。这也揭示了曹操对待特务的态度与大明王朝统治者有所不同:他默许特务行动,却不把他们当作同等对待的人。

史书记载,数年间,“校事”刺探及秘密抓捕的案件多达万计。高柔等人始终要求核对事实真相,为百姓伸张正义。从记载来看,曹魏的特务在制造冤假错案方面,并不逊色于明朝的东厂和西厂。

在特务设置上,曹操的后代与朱元璋的子孙有着相同的轨迹——特务权力越往后越猖狂。到了曹魏第四代接位时,校事的权力已丝毫不逊色于东厂和西厂。他们不仅监视朝廷内外,还能干预司法。直到司马家族专权后,考虑到校事都是曹魏旧人,才下令撤销这一职务。

整个历史进程中,无论是魏国的曹操还是明朝的朱元璋,他们的特务机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存在。这些特务机构在维护统治的也加剧了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历史告诉我们,权力的滥用和特务的猖獗,都是对民主和法治的威胁,必须予以警惕和制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