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食邑?汉唐时的公主都是谁帮她们管理食
恐怖故事 2025-04-29 09:22www.188915.com恐怖故事
谈及食邑,许多人或许能联想到汉朝的公主们。在汉制中,公主所食被称为邑,这是封地的一种雅称。据《汉书》记载,皇亲贵族的食邑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汉高祖在赏赐功臣时,立大功的封为王,次一等的为列侯,皆可享受食邑之福。而那些亲近的重臣,虽不是列侯,也能得到食邑的待遇,他们可以在食邑内设置自己的官吏,享受食邑带来的财富。这种待遇不仅仅男子可以享有,皇女公主亦然。
这个食邑制度在汉朝被奉为祖训,后来诸位皇帝都遵循这一制度。对于公主而言,管理食邑的人被称为“自置吏”,也就是说公主可以自己安排官吏。虽然名为“自置”,但国家并非放任不管。在汉平帝元始四年,明确规定公主家令、门尉属于宗伯管辖。
宗伯一职源于秦朝,负责管理宗室事务。在秦汉时期,对公主的食邑以及居住之地的管理人员的人数和待遇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唐书·百官志》记载,皇姑为大长公主,姊为长公主,女为公主,她们的品级都是一品,享受食邑内所缴纳的税赋。有名的山川河流以及首都附近的地方是不能封给公主的。
馆陶县在历史上曾作为三位两汉时期公主和一位唐代公主的食邑。这些公主获得皇帝赏赐的食邑后,无需亲自来封地管理和收税,有专门的属官帮她们打理。她们只需在京城享受食邑带来的特产和税收。或许在她们眼中,食邑就如同一个“存钱罐”或“钱包”,存放着她们的特权和财富。
这一食邑制度不仅体现了汉朝的封赏制度,更是对皇亲贵族特权的一种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完善和规范,为皇室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上一篇: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本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