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字元才,出身于东汉望族陈留高氏,是蜀郡太守高躬之子、大将军外甥。他才华横溢,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文武才能。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一起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为了夺取冀州,派高干、辛评、荀谌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高干开始在袁绍帐下效力,成为其重要谋士。后来,袁绍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治理并州长达七年之久,政绩卓越。在此期间,他广纳四方游士,赢得了许多人的归附。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高干为袁绍提供粮食和士兵补给,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战争的进展,高干在袁绍阵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去世后,局势发生了变化。袁尚继位后,袁谭自封车骑将军,屯驻黎阳,抵御曹操的北伐。面对东线的压力,袁尚派郭援、高干及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共攻河东,与关中诸将马腾等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钟繇成功说服马腾,并联合其共击郭援军。最终,郭援被庞德斩首,南单于投降,高干保住并州。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高干投降曹操,仍担任并州刺史。高干并未真心归顺曹操。建安十年(205年),他见曹操后方空虚,趁机举兵反叛。高干反叛后,对抗曹操的进攻,固守壶关。曹操亲征壶关,高干求援无果,只好入河东郡濩泽。最终,高干在钟繇等人的攻击下失败,南下荆州投靠刘表。但在途中被司隶校尉王琰所杀,首级献给曹操。
回顾高干的一生,他既有卓越的才能和广阔的胸怀,也有不臣之心和失败的结局。他的生平事迹,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感慨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