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全力推进冬修水利
一、水毁修复与设施加固,筑牢水利安全防线
在京津冀及东北地区,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水库等398处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工程得到中央救灾资金的11.5亿元支持,聚焦于堤防、水闸等关键设施的修复,为区域水利安全构筑坚固防线。
湖南郴州的郴江河流域治理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通过改造,新增灌溉面积超过2000亩,为当地农业注入强劲活力。
湖北、贵州等地也积极行动,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治理。湖北英山县温泉镇河堤加固、贵州岑巩县田间河堤修建等工程正稳步推进,为区域水利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节水改造与灌溉升级,水资源利用更高效
江西安义县通过引进节水技术,采用数公里节水管道替代传统明渠,实现灌溉用水量减少50%以上,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灌溉效率。
山西夹马口灌区则推进现代化改造,提升单台水泵流量和自动化监控水平,使灌溉更为精准高效。
三、重点工程与输水网络建设,筑梦绿水青山间
广西玉林龙云灌区的蟠龙水库预计2025年6月蓄水,建成后将新增灌溉农田21万亩,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甘肃酒泉的阿克斯生态供水工程输水线路超过168公里,为敦煌及周边提供稳定水源,守护着这片绿洲的生机。
安徽怀洪新河灌区的改造工程正在协同推进78个工作面,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河灌区,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四、现代化灌区与数字管理,开启水利新纪元
辽宁和江西等地在水利现代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辽宁加快6个中型灌区建设,江西整合中小灌区并建立数字化调水中心,以科技力量提升管理效能。
全国范围内,581处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为粮食安全水利基础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些措施,各地在保障防洪安全、提升灌溉效率及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支撑,开启了水利事业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