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世界之最 2025-04-26 20:03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从古至今,我们称呼未婚少女为“黄花闺女”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与古代女子的妆容密切相关的故事。

在古代,未婚女子的妆容中,有一种独特的装扮方式,那就是“贴黄花”。这里的“黄花”,并非今日我们所理解的黄色花朵,而是用采集的花粉,经过精心制作,形成的黄色粉料。女子们还会用薄芝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蜓翅膀等材质,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再将这些形状沾满黄粉,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也有女子直接在额上或脸颊两侧用黄颜色的饰粉画上各种花纹。这种“贴黄花”的妆容,成为少女特有的标志,也因而成为了少女的代名词。

这种独特的妆容方式,在南朝陈后主的《采莲曲》和北朝民歌《木兰辞》中都有所描绘。可见,贴花黄是古代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扮。而按照风俗,少女出嫁后便会改变这种特有的装扮,“黄花闺女”一词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

关于贴花黄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在南宋时期,正月初七这天,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中嬉戏,一阵梅花风吹过,将梅花吹落在公主的额头上,渍染出点点划痕。皇后见到公主额上的划痕衬得更加娇柔妩媚,便让公主保留梅花妆。从此,宫中开始流行这种被称为“梅花妆”的妆饰方式,后来更是流传到了民间。腊梅花的开放有季节性,于是人们便用花粉制成黄色粉料,以延续这种美丽的妆容。

事实上,北朝的花木兰所处的时代要早于南朝的刘宋,因此贴花黄的风俗可能早在东晋之前就已存在。这一传统妆容方式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美丽与独特审美,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之一。

如今,“黄花闺女”这一称呼仍然被沿用着,成为对未婚少女的美称。而这段关于妆容与文化的传说,也将继续流传下去。更多有关文化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篇:代表提议在病院实行强迫安检!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