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何仇恨岳飞?
南宋小朝廷面临内外交困的局势,一方面是金军的铁蹄侵袭,一方面是农人起义的烽火连天。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朝廷的注意力却让人费解地集中在镇压农人起义上。
在金兵暂时撤退后,宋金形势犹如风暴中的船只,摇摆不定。而高宗皇帝却迅速将抗金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从抗金前线抽离,转而镇压各地的农人起义。建炎四年(1130),江南东路的信州地区饱受王琰溃军的侵扰,农人们在王宗石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当畏避金军闻名的刘光世被派去镇压时,这二十万起义民众在“对外如绵羊,对内如虎豹”的官军面前,遭受了残酷的屠杀。
与此福建建州也在同年七月爆发了以范汝为首的大众起义,人数迅速扩充至十万以上。绍兴元年,高宗命令韩世忠为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前往镇压。尽管起义民众据守建州城,但在韩世忠的精兵攻击下,最终未能抵挡住血腥的打压。
岳飞的抗金之路同样充满艰难。在建炎四年初,南侵的金军追逃向虔州的隆佑太后时沿途烧杀抢掠,给虔吉一带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护卫隆佑太后的卫军也沿途,激起民愤。陈辛带领数万愤怒民众向孟太后申诉,却遭到孟太后指派的卫军疯狂反击,虔州城几乎被烧成白地。,从1130年至1136年,江西农人起义的烈火持续燃烧。
在这一系列起义中,南宋采取了剿抚两手的策略进行镇压。农人起义的声势仍然浩大。诸如虔化县乡贡进士李敦仁与其弟李世雄等人在罗源起事,占领石城县等四县,又转攻福建汀州宁化县、清流县。南宋的镇压历时一年之久,但最终未能彻底消灭起义烽火。
高宗皇帝在面对这样的局势时,为何仇恨岳飞?这或许与岳飞的抗金策略、对民众的支持以及他在军中的威望有关。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岳飞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而他的存在似乎也让高宗皇帝感到压力。更多真相,有待我们深入了解南宋历史,关注这一历史频道的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