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为什么会逼自杀?原因是他架空了唐高

生活常识 2025-05-12 06:25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介绍长孙无忌的荣辱之路:从凌烟阁首功到悲剧结局

曾经位列凌烟阁功臣之首,身为唐太宗的妻舅,长孙无忌的人生可谓是一路风光。最终却落了个被逼自杀的悲惨结局,这究竟是何原因呢?让我们一同跟随奇秘网的脚步,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

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这一重大事件中,长孙无忌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自己后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曾经的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却逐渐走向衰败,最终落得个被逼自杀的凄惨结局。

其实,长孙无忌的最终结局,唐太宗早有预感。长孙皇后生前曾告诫其兄不要参与朝政,而在临终前,唐太宗则提醒他要避免走上权臣之路。早年的长孙无忌行事低调,因此当时的太子并未将其视为主要威胁。

到了永徽年间,特别是永徽四年(653年)的"高阳公主谋反案"之后,长孙无忌基本上消灭了所有的政敌与潜在政敌,对朝政形成了垄断,甚至架空了唐高宗。从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狂妄至极。

在贞观年间,大多数宰相都非常清廉,而长孙无忌却是其中的"另类"。他的府邸豪华至极,甚至成为了长安城的著名旅游观光景点。他经常在府邸里宴请宾客,展示自己的声望。

大约在永徽四年后的某一天,长孙无忌设宴款待宾客。在宴会达到高潮时,他突然向宾客们问道:"我长孙无忌原本并无过人之处,如今却得皇帝赏识,位极人臣。诸位看,我与隋朝的越国公杨素相比如何?"杨素在隋朝时期曾是最有权势的大臣,但因其权势而引发猜忌,最终家破人亡。

对于长孙无忌的提问,宾客们各抒己见。有些奉承他,说他远胜杨素;有些则持保留意见,认为他尚不及杨素。而长孙无忌在听完宾客的回答后,正话反说道:"我自感不及越国公杨素,尤其是在年龄上。杨素位极人臣时已是年事已高,而我如今尚年轻。"其实,他觉得自己比杨素还要出色。

杨素因权势而招致身败名裂,九族尽灭。长孙无忌却不以杨素为鉴,反而认为自己更胜一筹。由此可见,长孙无忌的狂妄已至极点,这也预示了他后来的悲惨结局。

在权力的漩涡中,长孙无忌逐渐迷失了自己。曾经的低调与谨慎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狂妄与自大。他的这一转变不仅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更为唐朝的政治生态敲响了警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