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微专称“在乾陵专物馆瞅到这二件文物

生活常识 2025-05-09 23:15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博物馆惊现‘长毛’文物?”网友热议引发关注!

近日,一则关于乾陵博物馆文物出现“长毛”现象的微博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纷纷发图称,博物馆内的两件珍贵文物竟然出现了长毛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

在网友发布的照片中,一件看似陶制人像的文物表面长满了细密的绒毛,阳光下甚至像是一只金光灿灿的“金丝猴”。定位显示,这些照片拍摄于陕西省咸阳市的乾陵博物馆。

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除了对文物状态表示惊讶和担忧之外,还有网友调侃道:“这貂裘大衣不错嘛!”虽然有些玩笑成分,但也反映出大家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好奇。

针对这一现象,也有网友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分析:“我教授说,可能是因为展柜环境潮湿,陶俑内部的盐分被析出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物出现长毛现象呢?是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疏忽,还是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

对此,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姑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表示确实存在这一情况,并透露这是在6月12日发现的。目前,博物馆已经采取了处理措施。陈馆长解释说,由于天气和温度的变化,导致文物出现盐析现象,从而呈现出网友拍摄的“长毛”状况。目前,这件文物已经撤展并移至文物修复室进行处理和保护。博物馆已经联系相关文物专家,将对文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据了解,这件引起广泛关注的文物是一件陶制胡人俑。陈馆长表示,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现象。一些经过脱盐处理的陶制文物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而出现盐析现象,但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陶制文物则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盐析。虽然这种情况在之前也发生过,但其发生的频率很难预测。博物馆已经在展柜内设置了温湿度控制系统,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这一事件也提醒了广大网友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工作,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