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金藏

生活常识 2025-05-06 20:31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赵城金藏》:一部活化的中华文明史

一、概述

《赵城金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木刻版汉文大藏经之一,源于宋代的《开宝藏》,并在宋金时期被刻印。这部珍贵的文献在1933年被首次发现于山西赵城的广胜寺,现保存着超过四千卷的内容,是全球唯一的珍藏版本,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和《敦煌遗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二、历史背景

这部大藏经的刻印起源与一个名为崔法珍的金代潞州女子密切相关。她为了弘扬佛法,不惜断臂募资,近三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在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完成了刻印工作,并将这些经卷藏于广胜寺。其后的岁月中,这些经卷被高僧范成在广胜寺的弥陀殿发现,并因其在金代刻印,发现于赵城而得名《赵城金藏》。南京学者蒋唯心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确认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

三、波折的保护历程

抗战时期,《赵城金藏》险些遭到日军的劫掠。幸运的是,八路军与广胜寺的住持力空法师联手,连夜将其秘密转移至安全地带,使得这部珍贵文献得以保存。在转移过程中,部分经卷不幸散落。例如,冯玉璋兄弟之父曾在田埂边捡到两卷,后在1982年将其捐赠给国家。

四、内容与价值

《赵城金藏》的装帧为卷轴式,每版包含23行,每行14字,保留了《开宝藏》的蜀刻本风格。这部大藏经不仅包含了部分辽藏复刻本及坊刻本,卷首还附有佛陀说法图,字体清晰,劲拔有力。其学术价值在于,不仅填补了中国《开宝藏》的散佚空白,还为中国的刻经史、版本史以及佛教传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还被用作《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影印底本,对国际佛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现代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临汾市于2016年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复制计划。运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对其进行原貌复刻。每卷都将复制三件,以尽可能地保留其原貌。2017年,首批百卷已经回归广胜寺,这是对其传承的一种重要体现。《赵城金藏》历经千年战火与守护,从崔法珍的刻印到八路军的冒死抢救,再到当代的修复与数字化,其命运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紧密交织,堪称中华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