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邀请中方
一、2018年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事件回顾
背景:美国以中国在南海的“推进军事化”为由,单方面取消了中方参加“环太平洋-2018”联合军演的邀请。
中方立场:
主权主张:中国坚定声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岛礁建设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与所谓的“军事化”毫无关联。
批评美方行为:中方指出,美方给出的理由显得“荒唐无理”。取消军演邀请的行为是“出尔反尔、有损信誉”的决定。关闭交流的大门,不利于两国军队之间的互信建设。
外交回应:我国外交部与国防部均明确表示,美方试图以军演邀请为手段胁迫中方放弃主权权益是徒劳的。中方维护地区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二、2023年中美防长会晤风波
事件:美国防长奥斯汀曾拒绝中方参加北京香山论坛的邀请,但随后转变态度,呼吁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期间举行中美防长会晤。
中方态度:鉴于美方此前的挑衅行为(如佩洛西窜台),中方暂停了部分高级别军事交流。对于美方后续的对话请求,中方并未明确拒绝,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态度。
三 后续互动与博弈(以假想的2025年为例)
外交博弈:美国在部分事件中仍坚持使用“取消邀请”作为施压手段。例如,在2025年3月,美方再次以南海问题为由拒绝中方参与环太平洋军演。中方重申“胁迫无效”,坚决捍卫主权和安全利益。
策略调整:美国在施压与对话之间摇摆不定。例如,特朗普时期曾试图通过派遣非官方代表(如参议员戴安斯)推动经贸谈判,但中方对缺乏诚意的“邀请”保持高度警惕。
美方逻辑:美国多次以南海议题作为借口,通过取消军事合作邀请向中方施压,试图影响中国的立场。这种策略似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中方原则:中国坚持认为,“主权问题无妥协空间”。反对将两军交流项目政治化,同时保持对等反制与对话的可能性。在维护自身权益的也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合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