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故宫巨石搬运之谜:古人聪明莫测
远古的奇迹:故宫巨石搬运之谜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建造北京故宫的巨石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季被搬运70公里的。这一令人惊叹的壮举发生在15世纪的明代,那时的工人们巧妙地利用道路冰面泼水作为润滑剂,实现了巨石的搬运。
北京故宫,这一宏伟建筑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406年。想象一下,当时的工人们如何从70公里外的采矿场,仅仅依靠人造路径,成功地将重达百吨的巨石搬运至故宫。而这一切,竟在600年后被工程师们揭开神秘的面纱。
北京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们联手揭示了这一奇迹背后的秘密。他们发现,工人们在人造路径上每隔500米挖掘小型水井,以便在冬季抽取井水倾倒在冰面上,这种天然润滑剂的作用令人难以置信。
工程师们评估后指出,移动巨石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而明代工人们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搬运方法。除了使用滚木外,他们还在冰面上滑动巨石,并倾倒水进行润滑,这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小组进一步指出,600年前的北京冬季气温极低,冰层足以覆盖整个道路。仅仅依靠寒冰并不能形成水和木制雪橇底部的良好润滑层。这时,工人们的聪明才智再次显现——他们在冰层上倾倒足够的热水,使冰面保持液态,从而更容易在道路上滑动雪橇。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工程师们计算得出,如果不使用热水,一块重达123吨、长达9.3米的巨石需要338人来搬运。使用热水润滑冰面道路后,仅需要46人就能轻松移动同样重量的巨石。更令人惊叹的是,原木在道路上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2-0.4,而使用冰水滑动的方法,摩擦系数竟然降至0.02。
这一发现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与毅力。他们是如何想到这种方法的?他们是如何在严寒的冬季实施这一计划的?这一切仍然是个谜。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奇技网等频道,了解更多关于故宫巨石搬运之谜的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