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古代帝王反制盗墓贼十大“毒招”
在古代,厚葬习俗源远流长,历代王侯将相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营造庄严肃穆的陵寝地宫。为了防止墓葬遭受盗墓贼的侵扰,保护地下寝宫中的无数珍宝,同时确保自己灵魂在升天后得以安宁,古代帝王们采取了种种奇思妙想,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陵寝。
下面,我们将揭晓古代帝王对抗盗墓贼的十大妙计。
第一计:虚墓疑冢
疑冢防盗,这是考古领域中的术语,又称为假坟、虚墓。简单来说,就是建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正的墓葬隐匿其中。据传,孔子去世后,其弟子为了防止后人盗掘,设置了五座虚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曾掘开这些虚冢,据说有白兔从中跑出。虽然这些传说难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盗墓行为在孔子时代已经普遍存在,反盗墓成为当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立者石勒,为了防止墓穴被盗,采取了秘密安葬母亲的方式,随后则运用虚葬疑冢来迷惑外界。《晋书》记载石勒的母亲王氏去世后,石勒秘密将其安葬在山谷中,然后又以盛大的礼仪进行虚葬于襄国城南。
二十年后,石勒去世时也采用了同样的虚墓疑冢策略。他和他的母亲一样被隐匿于山谷之中,然后以高平陵的名义设置虚墓来混淆盗墓贼的视线。当时安葬石勒时,甚至在夜间抬出十几个棺材分别掩埋以迷惑百姓。而后来的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十三城门出棺仪式,或许受到了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石勒之后的皇帝石虎也采用了虚冢的方式安葬自己,他的显原陵并没有真正的陵墓。前燕皇帝慕容俊曾因梦见石虎咬其膀子而愤怒地挖掘显原陵以鞭尸泄愤,但并未找到石虎的尸体,显然石虎也采用了虚墓疑冢的策略。
在古代帝王与盗墓贼的这场无声较量中,虚墓疑冢只是众多策略之一。更多关于古代帝王反制盗墓贼的妙招,还需我们进一步历史的奥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同揭开古代帝王反盗墓贼的更多“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