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水首次检出氚
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首次检出放射性物质氚
在令人瞩目的时刻,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于2023年8月31日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海域中,他们首次检测到了一种放射性物质——氚。这一检测是在距离核污染水排放启动仅一周的时间进行的,具体地点位于排放口附近的海水中。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发现,无疑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疑虑。
检测结果显示,氚的浓度达到了每升10贝克勒尔,这一数值显著高于过去五年福岛近海的监测平均值(0.4–2.8贝克勒尔/升)。与此对于同一取样点进行的精密分析显示,在排放首日的氚浓度为2.6贝克勒尔/升。常规分析并未在这一初期阶段达到检出下限(约7–8贝克勒尔/升)。这一变化引起了人们对海洋环境安全的担忧。
东电坦然承认,氚浓度的上升与核污染水的排放直接相关。他们强调,尽管发现氚的存在,但在安全上完全没有问题。他们解释说,这个数值远低于日本的国家标准(60000贝克勒尔/升)。其他九个取样点的常规和精密分析并未检测到氚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包括铯-137、锶-90和碘-129等超过60种物质。本次检测并未公布这些物质的浓度数据,这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这些物质可能影响的担忧。
尽管在排放口附近捕获的两条比目鱼样本中未检测到超过放射性物质检出下限的浓度,但由于样本数量过少,其代表性的可信度受到质疑。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核污染水排放对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争议。
日本的“反对核电站污染水排放全国联络会”已采取行动。他们在2025年3月3日向东京地方检察厅提交了一份检举书,指控日本及东电涉嫌违法排放,并要求追究首相岸田文雄等人的责任。至今(2025年3月23日),尚未有后续公开数据揭示其他取样点或海洋生物中氚浓度的新变化。这一事件仍在继续发酵,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问题上,等待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来解答人们的疑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