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的上班(谁发明的上班表情包)
谁创造了工作的日常模式?历史的记录并未揭示答案。但我,从孩提时代至今,日复一日,从未有过一天的休憩。工资条上的数字是我持续付出的回报,因为我是在商海中游刃有余的老板。金钱的满足并不能填补生活的所有空缺。每当我步入办公室,总有一些奇异的同事在背后窃窃私语,让我感觉颜面扫地,这种尴尬的氛围让我宁愿舍弃工作的收益。
我热切地盼望,如春季的脚步渐进般的期待,那个名为“春节”的假期能够来临。工作的疲惫和抗拒感如阴云密布,使我每天都仿佛处于困厄之中。今天依然如此,我在岗位上坚守。到了2023年1月,放假通知的发布似乎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喜悦。不放假的日子有9天,放假的日子有13天,除去元旦占据的一天,春节的假期实际上只有三天。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但这样的假期安排让我感到困惑和不满。打工人们的怨气似乎随着每一次的放假通知而增加。
那么,调休的构想是由谁提出的?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答案揭晓,调休的建议来自文旅部,其初衷在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旅游部门在节假日安排的背后,更多地考虑了旅游业的发展。当这个部门主导劳动者的调休时间时,难免会出现偏向旅游业利益最大化的情况。频繁的调休打乱了劳动者的正常节奏,忽视了他们的实际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打工人的不满情绪。
对于广大打工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调休背后的目的和初衷,他们只知道,人是需要休息的。连续工作七天再连续休息七天,身体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极限转换。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刺激消费、提升旅游经济而忽视了劳动者的健康。
网友评论区的两张图汇聚了众多声音。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工作的时间还是节奏,都与过去截然不同。尽管我国的科技和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各行各业、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步伐仍存差异,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也仍然明显。可以说,高度发达的经济才是人们实现长时间休假的前提保障。那么,对于2023年的调休安排,你又如何看待呢?是理解还是质疑?这背后的问题远比答案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