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

民俗风情 2025-05-30 21:17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在古代,一个国家的首都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居所,更是整个国家的心脏,因此备受保护。都城城池的建造更是费尽心思,力求坚固完善。以西汉的长安城为例,城墙高大雄伟,城外还有深壕作为防线。

▲汉长安城复原图展示了这座古城的壮丽景象。

长安城因其地势险要,尚且如此重视城池建设,那些地势相对不利的都城,如北宋的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城池建设上更是下足了功夫。汴梁地处华北平原,无天然屏障,边防压力巨大。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城门展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公元955年,后周世宗郭荣继位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汴梁城修筑工作。当时集结了众多民夫,重修汴梁城。由于开封当地的土质松软,他特意调用了远处的土壤来夯筑城墙。这次修筑奠定了北宋“东京城”的基础,之后的北宋时期又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筑。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熙宁八年(1075),此次修筑历时三年,形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构成的三重城垣,同时完善了各种防御设施,如敌楼、城门、瓮城等。

▲汴京城在各种防御设施的护卫下坚不可摧。

到了北宋后期,汴京城已经发展出了多重防御体系,包括城外壕沟、羊马墙等。为了加强城池四角的防御,还在外城“封筑敌团”。城门是防御的重点,汴京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和九座水门,其中部分城门有特殊的防御设施。

▲冷兵器时代的各种城池防御设施展示了当时的技术和智慧。

金军进攻汴京时,面对的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市。他们在靖康元年正月初八抵达开封城下,而在此之前,陕西统制官吴革已经率领勤王军队到达汴京。金军尝试了多种进攻方式,包括进攻水门、架设云梯等,但在宋军的坚守下无法取得进展。

第一次汴京保卫战虽然以金军的北撤告终,但宋廷内部的混乱和无能在金军面前暴露无遗。在金军第一次南下时,宋廷曾想逃离汴京,重臣李纲力谏才留下了汴京。勤王大军到达后,宋钦宗对夜袭金营的计划轻率答应,最终导致计划失败。金军北撤后,宋钦宗没有整饬兵马、重修军政,反而追究主战派的责任。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军第二次包围开封。此次金军兵力更为雄厚,而北宋一方的兵力则大不如前。金军到达时,汴京城基本无勤王军到达。最终到达的勤王军数量有限。金军对汴京城采取了严密的包围和制造攻城器具的策略。

在这场保卫战中,我们看到了北宋朝廷的无能和混乱,也看到了普通宋军士兵的英勇抵抗和牺牲精神。金军昼夜不停地攻城四十余日,却始终未能轻易占据上风。北宋的君臣们却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六丁六甲神兵”之上。这所谓的“神兵”,实则是由神棍郭京为了招摇撞骗,从市井之中临时招募并拼凑而成。最终,在宋廷反复催促下出城作战的“神兵”一触即溃。而宣化门,恰恰是这支“神兵”出击的城门,其城楼因受损严重而成为了金军进攻的突破口。随着“神兵”的溃散,金军顺势发动猛烈进攻,成功登上了开封城的外城墙,夺取了汴京的外城。

外城仅仅是最外层的城墙,金军仍需攻克两道城墙才能真正占领汴京。但就在听闻外城失守的消息后,宋钦宗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决心。从此,他成为了金人的提线木偶,对金人的任何要求都毫无条件地满足,最终导致了史称“靖康之耻”的历史悲剧。

尽管宋军在野战中无法匹敌金军,但如果不是那些投降派的严加管束,开封城也许不会陷入被围攻的绝境。即便开封被围攻,若不是北宋君臣迷信所谓的“神兵”,外城也许不会如此轻易失守。就算外城失守,如果北宋君臣不是对金人予取予求,态度如此软弱,开封也许不会就此落入金人之手。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盲目的信仰和软弱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才能战胜困难,保卫家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