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荧屏“雷剧”当道引争议 若成主流必有隐忧

民俗风情 2025-05-30 19:53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钟馗,这个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负责捉鬼驱邪的神灵,近期在电视剧《钟馗传说》中的一句“Seeyoulater”台词却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新颖的编剧形式被主创们称为自创无厘头神话剧模式。

无独有偶,《活佛济公3》中的济公除了传统的降妖除魔任务外,还要涉足情感世界。剧中的鬼怪角色融合了中西神话元素,包括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兔子精、狐狸精,以及西方神话中的吸血鬼和狼人。编剧简远信表示,这次的故事创新是为了打造接地气的中国式超级英雄,兼具国际化的视角。

暑期荧屏上的神话剧可谓五花八门,但其中也不乏被观众吐槽为“雷剧”的作品。《轩辕剑》中现代元素的融入,如投影仪、IPAD等,让不少同名游戏迷感到困惑。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些雷点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觉得这些剧缺乏想象力。

这类“雷剧”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误读的担忧。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具文学性的母体,神话在荧屏上的娱乐化和时代化改造是可以理解的。过度改编和误读传统文化可能导致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产生偏差。国家广电总局曾对此类问题提出过严格把关的要求,但似乎并未完全阻止神话剧继续“雷”下去。

制片人裘立新表示,之所以恶搞神话剧、将其拍成荒诞剧,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这种任意篡改无疑会引发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唐远清指出,应该尊重历史和经典,加入现代元素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对于神话剧应该区别对待。对于没有原创作品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对于文化传统中已经形成共识的神话,则不宜做过度的引申和发挥。否则可能引发公众不满,冲击公众审美习惯和共识。

尽管这些“雷剧”饱受争议,但其收视率却往往超过许多艺术精品。《活佛济公3》长期占据收视榜榜首,《钟馗传说》开播首日也冲进收视榜三甲,《轩辕剑》也能力挽湖南卫视的收视低迷。业内人士认为,这归根结底还是“唯收视率论”在作怪。很多电视剧创作者带着文艺情怀入行,但最终被收视率教育影响,为了获得高收视而迎合观众需求,放弃了和复杂性。

打破“唯收视率论”的魔咒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电视剧创作者需要坚守文化底线,尊重历史和经典,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平衡。观众也需要提高审美水平,不被低俗的剧情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钟馗传说》背后的制片人谢琪坦言,现代年轻观众追求的是迅速获得快感与共鸣的娱乐体验。融合了穿越元素和网络语言的“雷剧”在市场上风头正劲。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代观众对于快节奏、即时满足的文化产品有着极高的需求。

与此一些电视剧如《青瓷》、《浮尘》以及《时尚女编辑》等,它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现实社会,深刻反思人性,却遭遇了收视率的滑铁卢。这引发了业内的深思。

当前,观众群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体观众和主流观众(即在社会中具有话语权、消费能力的人群)的分化日益显著。收视率这一传统指标,已不能完全反映主流人群的喜好和品味。这提醒我们,在衡量电视剧成功与否的标准上,或许需要加入更多针对主流观众的考量。

主流观众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消费能力决定了市场的走向。电视剧制作不仅要关注收视率,更要关注主流观众的反馈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新的评估体系,更精准地捕捉主流观众的喜好和期待。

未来,电视剧制作应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在满足年轻观众追求新鲜、刺激的也不应忽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电视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已逐渐从单一的收视率竞争转向多元化、化的竞争。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观众的需求,更加关注主流观众的反馈,从而制作出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