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有多重要:曹操让人假扮自己见匈奴使者?

民俗风情 2025-05-26 18:14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阅读《三国志》等历史著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件令人感到郁闷的事情,那就是陈寿等史家在记载历史人物时,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生卒年月。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无疑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阅读《三国志》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生卒年份,我们常常无法确定某些人物活动的具体时间,这无疑给深入研究带来了困扰。其实,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三国志》,自古代以来的史书中普遍存在。尽管史书中关于人物的生卒年月记载缺失,但在描述人物外貌方面却往往着墨较多。尤其是在魏晋时代,人们对外貌仪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治人物的外貌,往往成为评价其个人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其外貌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史书记载,曹操的身高并不出众,但却有着非凡的气质和威严。据推算,曹操的身高大约在一米六三左右,这在男性中算是比较矮的身材。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反,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领导才能,使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除了曹操之外,三国时期的其他名人也有关于身高的记载。这些历史人物的身高各异,有的身高八尺余,有的则是七尺五寸或者八尺。其中,何夔的身高更是接近两米,展现出一种威严和力量。

并非所有历史人物都有明确的身高记载。对于这部分人物,史书中往往会通过描写他们的长相来展现其特点。有的历史人物容貌出众,如“美颜容”,“长壮有姿容”,也有的历史人物容貌较差,如张松、等。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长相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或者“垂手下膝,顾自见耳”等。

在三国魏晋时期,还有两位人物的长相特点值得一提。一位是何晏,他是名人之后,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之一。何晏的外貌特征是“美姿仪而绝白”,喜欢敷粉,行走时常常顾影自怜,因此被人们称为“傅粉何郎”。

史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生卒年月和身高的记载往往存在着缺失或者矛盾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容貌描写来窥探他们的一些特点。尽管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的确切身高和生卒年份,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外貌描写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在古代中国,婚姻联姻往往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涉及到家族之间的利益和地位。那时,有一位男子娶了金乡公主为妻,却因过于好色而备受诟病。尽管他是皇室的成员,但就连当时的皇帝——曹丕,也不喜欢他,甚至称他为“假子”,这个称呼背后隐藏着贬低和轻蔑,暗指他缺乏真正的男子气概。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独具慧眼。被誉为最漂亮的男人的石苞,他的魅力无法挡。史书记载他“旷达优雅”,容貌仪态堪称“容仪伟丽”。人们纷纷称赞他,“石仲容,姣无双”,意味着石苞的英俊无人能敌,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

不久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倾国倾城的美男子——潘安。他原名潘岳,因何得名潘安,已无从考证,但这个名号却流传至今。《世说新语·容止》中描述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当他年轻时,仅仅挟弹出洛阳道,便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妇女们遇见他,都会连手共萦,为之倾倒。刘孝注引《语林》中更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一幕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掷果盈车”,用以形容潘安的绝世风采。

这些古代美男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独特的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氛围。他们的风采和故事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和铭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