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的典故:源于猿猴追船救子(追到肠子断

民俗风情 2025-05-14 17:40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当人们用“肝肠寸断”来形容伤心欲绝的情感时,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心如刀割的痛苦。这一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典故。

在古老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肝肠寸断”的悲伤故事。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战乱频繁,人心惶惶。一次,晋国的军队在征战途中,路过三峡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军队中的一位士兵偶然捕获了一只小猴子,它的母亲随即在岸边哀号,声音凄厉,令人心碎。

这只母猴子沿着江岸追逐军队,行走了百余里,始终不愿放弃。最终,她跳上了军队的船只,但随即因体力耗尽而气绝身亡。士兵们剖开母猴子的腹部,惊讶地发现她的肠竟然被寸寸折断。这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震惊,为之动容。其中的一位将领更是愤怒不已,下令将那位士兵驱逐出军队。

这个故事传颂千古,“肝肠寸断”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伤心到了极点。想象一下,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她的心仿佛被撕裂,肝肠如同被一寸寸折断一样。这种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为这个典故增添了浓厚的色彩。那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爆发,人们流离失所,生死无常。这个故事中的母猴子,虽然并非人类,但它的母爱同样伟大。为了寻找自己的孩子,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每当人们用“肝肠寸断”这个成语时,都会想起这个悲伤的故事。它提醒我们,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真挚的情感。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共同度过难关。“肝肠寸断”也提醒我们,要善待动物,尊重生命,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除了“肝肠寸断”,还有许多类似的成语和典故值得了解。比如“望梅止渴”,也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典故,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也要将这些成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