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3天卖130万元口红
新闻重述:直播戴货的新挑战
12月4日,新闻热点再次聚焦于直播戴货领域。这个曾风头无两的购物形式,如今却频频爆出刷量、售假、售后服务差等问题,甚至有些直播网红被消费者协会点名批评。
近日,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售假团伙案件,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犯罪分子竟然利用直播戴货的方式,在短短三天内出售了1.5万支冒牌的“大牌”口红。
据了解,南京市民陈姑娘在某直播平台发现某品牌口红正在进行直播促销,主播宣称库存积压,清仓大甩卖。原本商场价300多元的口红,在直播间只需49.9元。陈姑娘被这样的优惠价格吸引,立刻下单购买。收到口红后,陈姑娘发现质量与在商场购买的正品相差甚远。随即,办案民警经过调查,成功抓获了造假团伙的四名成员。
据调查,犯罪嫌疑人周某因经营美妆生意成本较高,遂从其他渠道购买假冒品牌口红,再通过中介找到网络主播进行直播带货。他们从某些渠道采购大牌口红的仿制品,进货价在5元到20元不等,售出的价格在40到50元之间。在短短的三天直播时间里,嫌疑人交代,他们的销售额竟然高达130多万元。他们正是利用了直播间观众的“捡漏”心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实际上,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今年7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制定了《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从行业自律的角度规范行业发展。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各方的责任与义务。
11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对直播带货进行了规范,从备案、营销目录、未成年人保护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禁止炒信、编造交易等违法行为。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加强,直播带货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各方共同努力,让直播带货真正成为一个诚信、透明、公平的购物平台,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便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