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之死-这两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民俗风情 2025-05-11 16:24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在战国这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其中的武将更是左右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火连天,四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应运而生。而在后世的各种评价中,白起因其卓越的战功,通常被认为是这些将领中的佼佼者。

公元前257年,命运多舛的白起在杜邮,即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地区,被赐剑自刎,这标志着一代战神的陨落。那么,对于他的死亡,又有哪些人应该承担责任呢?

从直接凶手的角度来看,秦昭襄王难辞其咎。在白起的冤死事件中,正是这位秦国国君下达了赐死的命令。在大胜之后,秦国本已拥有了消灭赵国的绝佳时机。或许是担心白起的威望过高,或许是受到了他人的挑拨,秦昭襄王未能采纳白起的意见。错过了最佳时机后,秦军攻打邯郸的苦果便显现出来。在白起因几句牢骚而触怒秦昭襄王时,除了愤怒之外,国君还开始怀疑白起称病背后的真正原因。最终,疑人不用的秦昭襄王决定让白起自行了断。

范雎也是导致白起死亡的重要人物。在长平之战后,范雎与白起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范雎为了削弱白起的势力,不断向秦昭襄王进言,将白起描绘成有造反意图的武将。而白起在长平之战后的行动也引起了范雎的不满和猜疑。范雎阻碍白起趁势拿下赵国,并在白起抗拒秦昭襄王命令时,不断吹风加害于他。可以说,范雎是白起冤死的根源所在。

在这起事件中,白起也并非完全无辜。作为一位功高盖主的武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经验不足和无法揣摩国君的心理造成了自己在朝廷的困境。尽管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在宫廷的政治斗争中却未能取得胜利。白起不会分辨什么是可为与不可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相较于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其他将领如王翦等人在政治智慧方面的表现,白起在某些方面确实稍显稚嫩。虽然白起的死亡有多方面的因素作用其中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也是他走向悲剧的原因之一。因此白起也要为自己的死亡负上一定的责任。

总的来说对于白起的死亡无论是直接凶手秦昭襄王还是背后的推手范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白起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自己的决策承担相应的后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