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当初为什么要废除殉葬制度 原因和身世有
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背后的身世之谜
曾经,古装剧《大明风华》中提及的殉葬制度引发广泛关注,历史上真实的殉葬制度更是令人震惊。除了正宫皇后和太子生母,所有妃嫔无论是否生育,皆需殉葬。例如仁宗的郭贵妃,虽育有三个亲王儿子,仍被迫殉葬。
殉葬,是古代以器物、牲畜或人与陶俑木俑一同葬入墓穴的习俗,用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秦汉以前,活人殉葬是常见的丧葬习俗,之后大多以木俑、陶俑替代。到了辽代、金、元及明初,活人殉葬制度再次盛行。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这一残酷制度才宣告终结。
朱祁镇,这位身世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在病重时下令废除殉葬制度。那么,为何他会如此决策呢?这要从他的身世之谜说起。
朱祁镇是宣宗的长子,其生母在当时的宫中并无显赫地位。年少时,朱祁镇与宣宗一同长大,感情深厚。他的身世背后隐藏着一段秘密。朱祁镇的生母曾被孙氏秘密处死的传闻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孙氏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曾使用各种手段争夺皇后之位。废除殉葬制度的决定或许与她对权力的追求和对妃嫔命运的关注有关。毕竟,郭贵妃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即便有三个亲王儿子在手,依然难逃殉葬的命运。
朱祁镇的患难与共的帝后夫妻情感深厚。当他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时,钱皇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首饰钱财来赎他。代宗登基后,钱皇后日夜祈祷,甚至冻伤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睛。当英宗被放回却遭软禁时,钱皇后不离不弃,用绣品换取食用。在艰难的日子里,英宗从钱皇后和老宫人口中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真相。
宣宗去世时,英宗亲眼见到了殉葬的惨状,他意识到这一制度的残酷和不合理。他不愿母亲和钱皇后重蹈覆辙,因此下定决心废除殉葬制度。英宗的遗诏中特别提到钱皇后是唯一与他合葬的女人。由于周太后的阻扰,这一遗愿未能实现。尽管如此,自英宗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殉葬的恶行。但之后的皇帝如宪宗等依然采用殉葬制度直到被彻底废除。这一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人性的胜利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