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治下的蜀汉 百姓到底穷困成啥样-

民俗风情 2025-05-09 17:01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在三国时期,蜀汉无疑是最为弱小的一方。地处西南,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战事频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是极其艰难的。那么,在蜀汉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究竟贫困到了何种地步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由于严刑峻法的压迫,蜀汉的官员们不敢贪污,也可能没有什么可贪的。从高官到小吏,都是一贫如洗。诸葛亮的家产只有桑树三百株,田地十五顷。身为丞相和大将军的他们,家里的吃穿用度极为朴素,甚至死后家无余财。就连官至车骑将军的邓芝,也没有任何产业,妻子儿女时常挨饿,生活饥寒交迫。蜀汉的高级官员尚且如此贫困,更何况下级官员和百姓呢?

蜀汉的人口仅九十四万。诸葛亮每次北伐,军队数量都在十万以上,加上后勤保障、国内防守和边境驻军,几乎大部分男子都要去当兵打仗。而蜀道艰险,使得运粮和后勤保障的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证。在男子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运输任务只能由女子来完成。《三国志》记载,蜀汉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想象一下,大部分劳动力都用于打仗,谁来种田?只有老人和小孩了。那么大家吃什么呢?

在入蜀之前,《三国志》中有关于益州的记载,当时益州的人口户数有百万,土地肥沃、财富丰富。而后来的蜀汉,领土扩大了数倍,包括汉中、益州、南中、云南等地区,但到了投降的时候,上报的户口只有二十八万,人口只有九十四万。那么这么多人去哪里了呢?如果说战争死亡,那么历次战争死亡的军队顶多二十万,那还有几百万的人去哪里了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饥饿导致的死亡。没有吃的也刺激不了生育,人口出现大幅下降。可以说,蜀汉当时的百姓绝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用民生凋敝、民不聊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然而让人无奈的是,《三国志》上说蜀汉的百姓虽然贫苦,但却没有闹事的情况,原文是“民不怨”。这是因为大家都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就像改革开放前一样,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虽然蜀汉的百姓生活艰难,但他们仍然坚韧不拔地生活着,这种顽强的生存精神让人感慨万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