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怎样舌战群雄的?诸葛亮有何主要目的
民俗风情 2025-04-28 12:55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在历史的末期,曹操权势滔天,挟天子以令诸侯,众多军阀在他面前纷纷败下阵来。刘备与孙权两大势力仍有勃勃生机,曹操知道要想立刻吞并这两股势力绝非易事。
于是,曹操选择了一条妙计,他派人携带书信前往东吴,意图与孙权联手共同消灭刘备。孙权的手下,大多数谋士主张降曹自保,而唯有主张联刘抗曹的鲁肃,意识到联刘的重要性并决心付诸行动。为了说服孙权及其东吴的文臣武将,鲁肃请来了智计过人的诸葛亮作为说客。
鲁肃领着诸葛亮去见东吴的一群顶尖谋士。东吴的第一大谋士张昭率先发难,他质疑诸葛亮关于刘备的意图和诸葛亮的策略。诸葛亮心知肚明,如果不先难倒张昭,便无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于是诸葛亮从容应对,他解释刘备取荆襄的决心并非轻易可夺,而是出于不忍之心被曹操占了先机。现在刘备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而真正的国家大事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而非空谈者。
随后又有其他谋士向诸葛亮发起挑战,质疑刘备的军队和东吴的安危。然而诸葛亮一一应对,反驳得他们哑口无言。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实际上是他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序曲。
在东吴阵营中,对于曹操的压境存在两种主张: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如张昭等人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投降论调。要说服孙权,就必须先说服这些文臣谋士。诸葛亮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其首个回合就以自己的高卧隆中自比管仲和乐毅的言论赢得了初步尊重。第二个回合他回应了张昭关于刘备意图的质疑;第三个回合他成功反驳了张昭对他言行相违的指责。诸葛亮的智谋和口才使得他在与东吴谋士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上一篇:宁安如梦谢危身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