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史学大家编修《明史》却未被列为正式作者
在古代,史官这一职业备受尊崇,他们被称为太史。这些太史肩负着记录帝王日常事务及朝廷大事的重任,如董狐、太史伯等,为了真实记录历史,他们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的职业操守令人敬佩。
后来,从西汉开始,太史令负责编纂史书,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形成了卷帙浩瀚的《二十四史》,这部皇皇巨著生动地记录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史官们坚持实事求是,以史实说话,不搞以稿谋私。也不乏一些个别谋私的现象,比如备受争议的陈寿索米公案。
在漫长的修史过程中,大多数史官都能坚守真实记录历史的使命。万斯同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不要国家俸禄,不收传主后人贿赂,专心修成了《明史》。万斯同聪慧异常,从小就热爱明史研究,后来有机会专门研读了明十五朝实录,为他编纂明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斯同重气节,不愿为清廷为官。他被推荐入明史馆时,仍坚决拒绝接受官职和俸禄,以布衣身份入馆修《明史》,担任实际上的主编,前后达十九年。他对明史情有独钟,研究深入,编纂严谨。万斯同坚持史实至上,不受任何干扰,他的气节和操守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万斯同的侄子万言也参加了《明史》的编撰工作,负责写明长编。许多重臣的后人为了美化先祖求他修改史书,但万言坚决拒绝。他说:“史家之笔金不换。”他的气节和操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后来,《明史》被公认为是除了“前四史”之外最好的史著之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近代诸史……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尽管万斯同的500卷本《明史稿》后来被删改编辑成332卷的《明史》,并没有他的名字出现,但他的贡献和坚守“记者”职业操守的高尚情怀却永载史册。他成为千古的楷模,让人们永远铭记他的气节和操守。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要坚守真实记录历史的使命,为后世留下更加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
民俗文化
- 哪位史学大家编修《明史》却未被列为正式作者
-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刘备有没有参与
- 刘备为何一定要东征?用意是什么
- 农民出身的徐达与常遇春,他们的兵法都是从哪
- 康熙为何让自己的妃子刷马桶 导致最后被砸死
-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为何要发明新娘子的红盖头
- 唐昭宗作为大唐王朝的皇帝,为何会怨天尤人,
- 北齐胡皇后为何会偷情?因高湛与李祖娥偷情吗
- 潘金莲是怎么看上武大郎并嫁给他的?
- 如来佛抓住了孙悟空为何却轻轻压在五行山下
- 为何严禁太监进妃子卧房-只因他们身上有异味
- 杨洄:长宁公主之子,参与嗣岐王李珍谋反,坐
- 刘关张之死后,诸葛亮没有伐吴的原因是什么?
- 真实的诸葛亮和周瑜关系如何 两人真的没有见过
- 吴氏成为皇后不到一个月便被废,是因为
- 苏麻喇姑是什么身份?康熙为何对她如此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