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大力提倡薄葬?并不是怕别人报复
曹操的一生可谓功勋卓著,虽未称帝,但其地位与帝王无异。与一般帝王浩大的陵墓工程不同,曹操却坚持“薄葬”的原则。
公元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命令——《终令》,相当于他的生前遗嘱。他明确指示,自己死后要简单安葬,不占良田,不堆多余的土,不用植树,穿着日常衣物入殓,无需特别定制寿衣、丧服。陪葬品方面,他强调不要金玉珠宝、铜器等贵重物品。史料记载,曹操去世后,其葬礼确实简单朴素,没有铺张浪费。
那么,为何曹操如此提倡薄葬呢?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他做贼心虚,毕竟曹操曾为了筹集军饷而设立官职专门用于盗墓。但实则不然,曹操提倡薄葬并非出于怕报复。他采取的72疑冢的策略,才是真正的防止报复的方法。他的薄葬理念,更多的是站在国家和百姓的立场上的深思熟虑。
说到曹操,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奸诈、自私等词汇。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曹操实际上是非常开明和俭朴的。他对官吏和家人要求严格,自己的妻子曾因穿着绫罗绸缎而被他逼自杀。宫廷中的帷帐、屏风坏了,他从不要求换新的,而是让人修补继续使用。灾荒时期,他带头穿粗布衣服,禁止用皮革,官员们在大冬天都不敢带皮帽子。
曹操的节俭是从自身做起的。他不允许家人使用熏香,因为觉得这很浪费。他家里吃饭只能有一个肉菜,所以吃饭没鱼没肉是常态。更重要的是,曹操虽然权力滔天,但始终坚信“身非己有,不敢自私”,即现在的身体不属于自己,必须为国家、为百姓做出努力。
曹操提倡薄葬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基于社会需要的考虑。当时社会厚葬成风,而战乱不断、社会资源严重匮乏,提倡薄葬势在必行。曹操的措施对魏国的强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不仅仅是一个“枭雄”,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他的薄葬理念,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更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关怀。
民俗文化
- 为什么曹操大力提倡薄葬?并不是怕别人报复
- 南子是谁?南子真与自己的亲哥哥私通吗
- 秦淮八艳的陈圆圆董小宛竟同时喜欢过谁
- 吕后敢杀韩信 吕后为什么不敢动张良和萧何下手
- 战功显赫被封为王的彭越,汉初三大名将之一,
- 贾宝玉说了句什么话使得秦可卿断然与贾珍决裂
- 唐太宗最理想的接班人是谁?是李治吗
- 古代皇帝请客吃饭有哪些讲究?
- 作为袁术麾下的第一大将,纪灵有什么功绩吗?
-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 屈原是同性恋吗应该如
- 冒顿单于为何要给刘邦妻子吕雉写情书?
- 吕布的坐骑赤兔马闻名天下,张飞的坐骑更厉害
- 中国史上真正累死在女人胸脯上的两个皇帝
- 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 朱允炆兵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周伯通的武功 周伯通最厉害的武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