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几月份 7月小暑和大暑之间

民俗风情 2025-03-21 11:31www.188915.com民俗风情

三伏天,是一段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炎热时期,通常在7月份。其中的“伏”字寓意避暑。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国即将迈入高温时段,若不做好防暑防晒工作,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夏至三庚,这是入伏的标志。

由于每年的夏至时间不同,入伏的时间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使用“夏至三庚”这个口诀来确定入伏的日期。从夏至日开始计算,第三个庚日便是初伏,持续十天。随后是第四个庚日的中伏,时长可以是十天或二十天。最后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末伏,也是十天。当中伏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持续十天;而出现五个庚日时,中伏则为二十天。可见,庚日的出现时间将决定中伏的长短,这也导致了有些年份的伏天可能是三十天,有些年份则可能是四十天。

防暑须知:

1. 多喝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定时饮水,避免等到口渴再喝,因为口渴后一次性饮用过多的水会刺激肠胃。相比之下,果汁、汽水等饮料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并不利于健康。

2. 夏季不宜过量饮酒。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积蕴湿热,而饮酒会助热生湿,可能引发皮肤问题。夏季饮酒应当适量。

3. 避免受热后“快速冷却”。人们在外出或劳动后,常常喜欢立即开足电扇或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的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可能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等不适症状。

在这炎热的夏日里,除了注意防暑降温的方法,我们还应该注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加清凉解暑的食物摄入,以安然度过这个夏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