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二次试飞以爆炸告终
星舰的第二次轨道级试飞于2023年11月18日展开,这次试飞并未如愿完成全程,最终以一种令人心痛的方式结束。但即便如此,这次试飞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发射过程与失败节点
发射初期,星舰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表现。火箭成功点火升空,33台超重型猛禽发动机均正常运作,一级与二级热分离成功完成。相较于首次试飞,此次发射流程更为顺畅,没有再次出现首飞时的“加时赛”,也没有发动机异常关机的问题。遗憾的是,一级助推器在分离后不久发生了“快速计划外拆卸”,也就是爆炸。二级飞船在升空约8分钟后,高度约148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触发了自动飞行终止系统,导致飞船自毁。
二、失败原因与技术改进
对于这次失败,有直接的原因可能与回收模拟阶段的异常有关。而对于二级飞船的失联自毁,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可能与飞行控制系统或通信链路故障有关。尽管这次试飞以爆炸告终,但SpaceX在这7个月内完成了超过一千项的技术改进。这些改进包括加固发射台、增加水冷系统、优化热分离技术等。并且,SpaceX对此次试飞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在发动机并联、分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
三、后续影响
对于马斯克和他的团队来说,虽然这次试飞结果令人失望,但他们依然公开表示祝贺,称此次试飞是一次"成功的学习经验"。星舰作为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核心运载工具,此次连续两次的失败引发了外界对于2025年登月时间表的质疑。SpaceX坚信,这次试飞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的改进,仍然将其视为阶段性的突破。此次爆炸事件也暴露出星舰在可靠性和系统整合方面的挑战。
虽然星舰的第二次轨道级试飞以失败告终,但此次试飞为我们揭示了星舰在研发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了SpaceX在面临困难时的坚韧和决心。我们期待星舰在未来的表现,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技术改进,星舰一定能够成功完成其历史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