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上,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2018年度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收获颇丰。这次调查共发现了135处历史时期的遗迹,其中还有15处是新发现的遗址。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这次考古调查由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开展,时间从2018年6月持续到11月。一支由1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调查队,采用全覆盖地面踏查的方式,沿着丝路南亚廊道进行遗存普查。调查范围广泛,涉及青海省五州十六县。
此次调查发现的遗迹包括城址、烽燧、岩画、古道和古民居等。这些遗迹的分布状况和年代特征都是调查的重点。其中,新发现的黄清河营盘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呈现出一字型纵向分布,有10座形制相同的遗迹,这些遗迹的挖掘工艺显示出原始的制盐工艺。除此之外,还有9处盐场被考察,主要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当地红盐的制售业务覆盖多个边远藏区。
论坛上的与会专家强调,考古工作的目的在于揭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并解读其文化价值。考古学家通过对全部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堆积进行研究,才能重建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也是对世界遗产价值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此次考古调查旨在配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活动,为申报活动提供学术支撑。
青海省的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青海省共登记各类历史文化遗存6441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8处。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青海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奇闻异事和文化内涵,请持续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古老商贸路线的神秘面纱,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