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医行业 收入比太监还低
古代的御医,俗称皇帝身边的医者,其职责之重大,堪比肩负国家重任的宰相。他们的薪资待遇却远不如太监,甚至比一些普通的官职还要低。据历史记载,太医院的院使每月只有三两银子的薪水,而七品御医和院判的待遇更低,每月仅得二两二钱的俸银。相比之下,普通太监的月薪却有两两银子。这样的待遇,显然是对御医的不尊重。
这些御医们,除了医术高超,还要面对诸多的规则和制度。清朝时期的尝药制度更是严格,药物需要由御医、院判、内监依次尝过之后,才能呈给皇帝。他们的工作环境也经历了多次变迁。初设于北京正阳门内的太医院,如今已经迁移多次,旧址位于东交民巷附近。院内设有大堂、南厅、北厅、先医庙等建筑,体现了对医术的尊重和御医们的辛勤付出。
即使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御医们仍然坚守职责,为皇室和百姓的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给皇帝看病,还包括侍直、进御、扈从、奉差、储药、祭先医、诊视狱囚、施药等多项任务。他们在外巡时,不仅要携带药材,还要负责账房需用等事务。甚至王府、公主府及文武大臣等,太医也奉旨前往诊病。在宫中,他们分班轮值,在御药房及各宫外班房值班,为皇室提供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曾因服用金鸡纳霜而治愈疟疾,这一事件也证明了御医们不仅擅长中医中药,也对西药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尽管御医们在医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薪资待遇仍然偏低,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如今,古代的御医和太医院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他们的医术和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通过对古代御医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中药的魅力,也可以更加敬佩那些为医术献身、为百姓健康付出的医者。更多关于古代御医的故事和秘密,需要我们继续去和发现。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奇技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