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女儿要进宫当宫女吗:没有要,进宫也
在清朝的宫廷传说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宫女和秀女的选秀,引发人们诸多猜测。许多人都误以为清朝大臣的女儿到了年龄都要参与皇宫的选秀,成为宫女。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实际上,清朝大臣的女儿并不需要进宫当宫女。在清朝,只有旗人的女子才有可能被选入宫中。如果是汉人大臣的女儿,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宫的。即使是旗人,如果是八旗人士即清朝大臣的女儿,她们进宫的可能路径是成为秀女,而非宫女。这很好理解,大臣的女儿们生长在皇亲国戚的环境中,生活优渥,为何要舍弃舒适的生活去宫中服侍他人呢?
在清朝,选秀活动分为选秀女和选宫女两部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到了清朝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被称为秀女,而在选择宫女时,会明确地说“推荐包衣三旗婢女”。
关于选秀女,这是由户部主持,每三年进行一次。参选的资格是满、蒙三品官员之女,年龄在13-17岁之间。这些秀女除了充实天子的后宫(其中少数会成为妃子),就是为皇室子孙订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秀女们走进皇宫的难度很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拔。
而选宫女则是由内管帐司主持,每年进行一次。参选的资格是13-15岁的包衣三旗女子。由于皇宫中宫女的需求很大(宫女在25岁时可以出宫),所以每年都有这样的选拔。选出的宫女一般从事内廷主位的支婢女子、后宫杂役等。有些宫女可能会得到天子的宠幸,成为容许、常在、朱紫等。但想要提升为嫔妃基本不可能,除非生了孩子,或者天子特别喜欢。
对于“清朝大臣女儿要进宫当宫女吗”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清朝汉人大臣的女儿没有资格进宫,满、蒙大臣的女儿到了年龄必须参加选秀,选中的会成为天子或皇室成员的女人。对清朝宫廷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了解一下清朝嫔妃的俸禄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