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屏幕被骗70万

历史人物 2025-04-25 03:16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近年来,诈骗手法愈发狡猾和隐蔽,其中一种名为共享屏幕诈骗的手法引起了广大市民的警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种诈骗手法。

一、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首先会以各种名义,如“帮助完成公司任务”或“协助取消扣费服务”,诱导受害者下载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第三方软件,如“双子星云手机”或“云会议APP”。一旦受害者同意了这一操作,诈骗分子便可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实时获取受害者输入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甚至远程操控手机完成转账。在此过程中,诈骗分子往往会制造一些紧急事由,如“影响征信”或“保险扣费”,促使受害者快速操作,从而削弱其判断力。

二、典型案例警示: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几起典型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例。李女士在婚恋平台上结识了一名诈骗分子,被诱导绑定银行卡并共享屏幕,差点被转走30万元。李先生则因诈骗分子以“保险年费”为由诱导开启屏幕共享,账户被转出70万元,幸运的是警方联动银行紧急止付,成功挽回损失。朱阿姨则遭遇了理财产品被操控的险情,诈骗分子通过共享屏幕信息赎回了其名下1万元理财产品,但因网银冻结而未遂。

三、防范建议:

面对这种高科技诈骗手法,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我们要拒绝任何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的行为,尤其是自称“客服”“投资顾问”的陌生来电。涉及资金操作时,我们应主动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我们还可以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可疑电话,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定期检查手机权限设置。

四、紧急处理措施:

如果不幸遭遇了共享屏幕诈骗,我们要立即切断网络,关闭手机网络或开启飞行模式,阻止远程操控。我们要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和银行挂失账户,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在安全设备上重置银行卡、支付平台等关键账户的密码。

共享屏幕类诈骗多针对信息敏感度低、操作不熟练的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公众需提高对新型技术诈骗的认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轻信“高收益”“紧急事务”等话术陷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防范共享屏幕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上一篇: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