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什么意思(除夕是什么意思百科)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大的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除夕之夜,是农历年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也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因为常在阴历腊月三十,所以也被称为年三十。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关于“除夕”中的“除”字,它的含义是“去;易;交替”。“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人们在这一天要除旧迎新,寓意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这一夜的特点是一夕连双岁,独夜成两年。在这一夜,人们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门神、贴春联、挂门笺、放鞭炮等,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在除夕夜,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丰盛的菜肴,桌下放置火盆,营造出热烈的气氛。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都会在这个特殊时刻赶回家团圆。年夜饭过后,人们高燃蜡炬守岁,儿媳妇们为了给长辈添福寿,不能早睡。据说坐得越久,长辈的福寿越长,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
除了以上的传统习俗外,除夕夜还有其他的活动和含义。比如,“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式来驱逐“疫疠之鬼”,以祈求来年无病无灾。“除夕”也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圆缺变化的观察,因为阴历每月的天数不同,有时会有腊月三十的晚上,有时则是腊月廿九晚上。除夕之夜有时指腊月三十晚,有时是腊月廿九晚。但不管是哪一天,都是一年一晚,这一晚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之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转换点,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吉祥、幸福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通过种种活动和仪式,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