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厚黑!刘备托孤诸葛亮竟是一次诚心的聊天
刘备托孤背后的真相:虚伪还是仁义?
历经无数学者的讨论与猜想,关于刘备托孤的议题始终争议不断。那些被后世称为厚黑学的学者,常常过度解读,使得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只要我们深入了解诸葛亮与刘备的为人,答案便显而易见。
诸葛亮跟随刘备的17年,从出山到刘备去世。起初,刘备对他并非全然信任。诸葛亮凭借自己的卓越才能和绝对忠诚,逐步赢得了刘备的肯定。直到夺取益州,刘备才全然的信任他。
在永安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并嘱咐其子:“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的识人能力无与伦比。像邓芝、马忠、田豫等人,刘备只需与他们聊上几句,便能洞悉他们的为人和能力。他跟随诸葛亮17年,刘备怎能不知他的忠诚?他清楚诸葛亮的为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对其未来辅佐的担忧。他知道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因此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干。毕竟,刘备明白蜀国的弱小和诸葛亮的巨大潜力,只有让诸葛亮大胆行动,蜀国才有变强的可能。
托孤之时,刘备也考虑了其他人的疑虑。他知道需要有人见证这一过程,否则诸葛亮的言论可能难以被接受。《三国志》中的《吴历》记载的托孤话语,并非是孙策对张昭的敲打,而是表达了对张昭的信任与期待。在权力集中的时代,为了成就大事,掌握权力是必然的。诸葛亮的专权并非贬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理想和目标。
评价诸葛亮,应看他掌权后的表现。他未辜负刘备的信任,始终兢兢业业,平定南中,积极北伐。他的家无余财,死后蜀国依旧能屹立不倒。刘备的托孤只是一次真诚的交流,那些解读出的“敲打”等言论只是外界的误解而已。真实的背后是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与期待。
中国历史
- 拒绝厚黑!刘备托孤诸葛亮竟是一次诚心的聊天
- 鲁阳朱檀是什么结局-朱元璋为什么那么记恨他?
- 孙权当初一直想攻占合肥 这个地方真的很重要吗
- 周贵妃欺辱钱皇后是什么下场?为什么没被明英
- 曹休和曹仁为何都是战败后不久去世-有什么不正
- 三国蜀汉众多武将中,能与张郃有一战能力的人
- 吕雉是什么结局?他她的死因是什么
- 宜妃身为康熙最喜欢的妃嫔 雍正上位后为什么要
- 唐昧:楚国将领、天文学家,在垂沙之战中战死
- 赵云为什么能够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 真实情况到
- 草包将军黄祖:一生都没打过胜仗,为何能得到
- 雍正晚年爱上14岁少女是真的吗?谦妃有着怎样的
- 曹丕有消灭东吴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丕最后为何没
- 司马昱作为东晋第八位皇帝,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 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为何这么强-是谁教他的?
- 官渡之战袁绍输给曹操后,赢得天下的机会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