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历史人物 2025-04-01 22:35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凿壁借光”的故事广为人知,描绘了一个少年匡衡因家境贫寒却渴望知识的坚韧形象。匡衡白天忙于农活,只有夜晚才能偷偷享受读书的快乐。他在墙上凿孔,借邻家的烛光来照亮书本。书籍在汉代极为珍贵,匡衡这样的贫寒家庭难以拥有丰富藏书。他对知识的渴望并未因此而熄灭。
为了读书,匡衡甚至去富有人家打工,不求报酬,只求能阅读他们的藏书。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学问日益精进,励志求学的精神在朝廷中传颂开来,连当时的太子都拜他为师。
初元元年,刘奭即位,匡衡作为高级顾问被提拔为光禄大夫。他在元帝身边出谋划策,风光无限。建昭三年,元帝更是提拔他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对于曾经的穷孩子匡衡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命运似乎给匡衡的人生轨迹设置了一个“怪圈”。当他的封地因土地丈量有误而多出顷时,他选择了将错就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了原则。尽管下属向他报告了这件事,但他仍然不愿放弃这块额外的土地。地方官员畏惧他的权势,不敢得罪他,竟让他得以侵占这原本不属于他的土地。《汉书》记载匡衡甚至派仆人到这块土地上收谷千余石。
纸终究包不住火。有人向元帝揭露了匡衡的违法行为。尽管他地位显赫,深受元帝器重,但元帝无法容忍这样的违法乱纪行为。最终,匡衡被撤职查办,爵位和封地都被剥夺,贬为平民。
匡衡的人生“怪圈”令人深思:因贫穷而奋发图强,成功后却因贪念而忘形,最终身败名裂。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初心,坚守原则。成功不是贪念和忘形的借口,而是坚守责任和道义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人生的辉煌。
上一篇: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凿壁借光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 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 汉文帝刘恒的身世: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薄姬
- 真源公主:唐宪宗李纯之女,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 刘邦为什么要杀掉开国功臣韩信?详解其背后原
- 金瓶梅:和潘金莲第一个的偷情不是西门庆
- 清朝发生的一起僵尸谈恋爱事件, 竟被记入史书
- 潜规则?从坐在皇帝大腿上的女秘书到贵妃之路
- 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许攸为何不能善终?
- 吴广是个什么样人 陈胜吴广起义历
- 如何正确的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他为何一直
- 靠吃软饭起家的张耳,刘邦为什么这么看中他?
- 三国时敢为吕布两肋插刀的一位铁哥们是谁?
- 上古人皇伏羲和女娲到底是什么关系
- 灵界存在还是传说而已:人死后会去灵界吗
- 申屠嘉:西汉开国功臣兼五朝元老,为何吐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