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守兖州的轶事:正值大旱米价飞涨
令狐楚:一代文宗,智谋并重的政治家
令狐楚,一位跨越贞元时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出生于766年或768年,逝世于837年,他是敦煌的骄傲,也是宜州华原(现今的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的杰出之子。作为初唐名臣令狐德棻的后裔,他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与治国之道,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才华。
当贞元七年(791年)的进士榜单揭晓,令狐楚的名字跃然纸上,他的仕途也由此开启。曾任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出任华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因皇甫镈的推荐,他成为翰林学士,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令狐楚在兖州任职时,面临严重的旱灾,米价飞涨。他迅速而明智地采取行动,询问米价、仓库数量及存米数量,然后决定按旧价出售仓米以缓解粮荒。这一决策迅速被富人响应,米价得以迅速稳定。
他的风度与仪容令人敬畏,若非犯颜者不可近;他待人宽厚有礼。一次酒酣之际,当有不当之人突然到访,他立即命令撤席,面色严峻。尽管身居高位,他的忠诚与操守始终如一。病重之际,他仍自若吟咏,当子女为他送药时,他拒不接受,说:“生死有命,何需药物?”但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仍不忘为国家尽忠,写下深情的奏疏。
他的生活简朴,遗言中要求子女不要为他请谥号、葬日不要鼓吹,只用布车一辆,不加装饰。他留下的文字充满情感与智慧,所撰的《宪宗哀册文》辞情典郁,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令狐楚的一生,不仅是文学与智慧的展现,更是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他的故事与智慧,通过文字流传至今,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与这位政治家的不凡魅力。
他于人生的终点留下了深刻的教诲:生活无需过分张扬,简单朴素即可;为国家尽忠,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后其子綯显贵,他则被累赠至太尉。其文集一百卷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之瑰宝。
中国历史
- 令狐楚守兖州的轶事:正值大旱米价飞涨
- 秀才老母病重急坐船回家 遇盗贼却反而受到接济
- 史上最风流的公主竟然妄图强暴自己的亲姑父
- 萧道成为何成为南齐的开国皇帝?他的政绩如何
- 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住过哪些皇后?
- 周武王姬发身上有哪些争议?又有哪些轶事典故
- 唐太宗李世民家有一丑事 为遮丑竟滥杀无辜
- 萧赞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迎取天下不为人知的名片
- 宋太祖传奇故事简介 宋太祖是怎样报答恩人的
- 张承业的一生有何经历?最后的结局如何?
- 李豫为什么一生没立皇后?
- 陈平和张良那么厉害 两人为何都对项羽没有办法
- 嘉庆帝为什么对庄妃王佳氏那么重视?她的封号
- 真实的皇宫家宴:成年皇子不得与后妃同食
- 循贵妃在后宫是什么地位?入宫18年无宠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