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写给阿斗的八个字 一千多年后还让你仰视
在公元221年的盛夏,一场沿江而下的军事行动悄然展开。次年闰六月,战败归来的刘备驻军在鱼复县的白帝城,感叹世事如梦,将此地更名为永安。身患痢疾的刘备,病情恶化,自知大限将至,于是派人至永安城召回蜀汉的后继者阿斗。
此时的阿斗年仅十七岁,尚未成熟。刘备在遗书中对他寄予厚望,劝诫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建议他勤读《汉书》与《礼记》。在闲暇之余,浏览诸子著作,尤其是《六韬》《兵书》与《商君书》,这些智慧是他期望阿斗继承的宝贵遗产。
据传,诸葛亮曾亲手抄录诸多古籍,包括韩非、的作品,准备给阿斗。遗憾的是,这些手抄本在传递过程中遗失了。刘备告诉阿斗,这些书籍的价值无法估量,应该再次寻求。他的遗书中还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这句话,是刘备对儿子也是对所有人的忠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备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他告诉阿斗:“汝父德薄,勿效之。”他希望阿斗与两个弟弟刘永、,不仅以诸葛亮为老师,更要视他为父亲般的榜样。
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是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和赞赏。接下来的话却让诸葛亮倍感压力:“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似乎暗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之举中带有微妙的不信任。他将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人,李严被任命为尚书令兼都护军,镇守永安,“统内外军事”,这无疑分散了诸葛亮的军政大权。
尽管如此,诸葛亮并未计较这些微言,展现了他的大将气度。而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会因此产生疑虑,影响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刘备的这番举动,既表现出他对诸葛亮的极度信任,也反映出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策略。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蜀汉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中国历史
- 刘备写给阿斗的八个字 一千多年后还让你仰视
- 在哄抢粮食上面 吕布和曹操谁更强一些
- 诸葛亮积劳成疾时后主刘禅是怎样对待的
- 当初反对刘备称帝的三个人是谁 他们的下场又是
- 趣闻: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竟是娼妓的守护神
- 李自成占据北京后又为何会退出?真相是
- 晋献公的股肱之臣,里克为什么弑君却不篡位?
- 诸葛亮作为一个正人君子 诸葛亮为什么送女人的
- 唐朝宰相李宗闵简介:与李德裕父子结怨,缘朋
- 豫亲王裕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削爵?
- 曹操作为一个惜才之人 曹操为何没有请诸葛亮出
- 曾国藩为何在京城沦陷时,没有出兵?真相是什
- 王昭君连嫁祖孙三代的悲惨情史
- 古人很怕雷电 但哪些三国名士是不怕雷劈的
- 清朝第一位太子,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 两位同名的妃子,一位生了三个皇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