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时,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去攻打吴国?原
【奇秘网今日推荐】三国之争:曹丕错失统一良机
曹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天下群雄纷争,倾国之兵竞相伐吴,却被孙权拒绝和解。就在此关键的时刻,孙权机智地遣使向曹魏称臣,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有人不禁要问,为何曹丕没有趁机利用刘备和孙权之间的争斗,一举偷袭东吴呢?
在曹魏朝廷中,收到孙权的称臣奏章时,群臣欢声雷动,唯独刘晔慧眼识珠,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大好机会。他深入剖析道:“此刻蜀吴自相攻伐,正是天亡之也。若曹魏能大兴兵马,径渡长江袭击东吴,同时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灭亡指日可待。”曹丕却未能果断出击。
孙权对此心知肚明,他最担心的就是曹魏大军南下。他极力向曹丕示好,不仅称臣,甚至愿意献上贡品,只要曹丕保持中立即可。刘备伐吴前,也曾向曹丕示好,虽然未能如愿,但足以表明其意图。
一些专家认为,刘备和孙权看似激战正酣,实则是一家兄弟在争斗。若东吴遭到曹魏进攻,蜀汉、孙刘联盟将更加巩固。曹丕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坐观虎斗。其结果可能是荆州重回刘备手中,蜀汉势力大涨,孙刘联盟更加紧密。
在笔者看来,曹丕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便是放弃了这次统一全国的机会。当时曹魏地盘最大,实力最强,只要不犯重大失误,本可稳操胜券。遗憾的是,曹丕在面临是否进攻东吴的决策时,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等待两败俱伤。他采纳了御史大夫王朗的坐山观虎斗策略,按兵不动。更令人费解的是,曹丕竟然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并拜其为吴王,这无疑承认了孙权的割据合法性。
这一决策无疑让曹丕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这也进一步说明,曹丕缺乏一统天下的魄力与胆识。他最终选择了最安全的方式行事,然而却未能如愿趁火打劫。孙权与刘备迅速调整策略,紧密联合,曹丕的野心彻底落空。
中国历史
- 刘备伐吴时,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去攻打吴国?原
- 孟古青被赶出宫后是什么结局?再嫁后一生幸福
-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李善长?他有什么用意
- 著名的神器名剑无双剑究竟是何人所铸-
- 项羽与虞姬之间有感情吗?
- 小人物白胜为什么也能成为梁山好汉?
- 中国四大丑女:在洞房花烛夜吓跑新郎
- 孔明为何三顾茅庐才出山?并非为了考验刘备诚
- 一块功德碑竟难住了明成祖:最后这样解决的
- 冯小青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冯小青很有才吗
- 中国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薄皇后
- 三国演义中这个人比曹操更早去行刺董卓!
- 千古暴君李元昊:毒母杀妻还抢儿子老婆
- 三国时期许褚相比张飞谁的实力更高?
- 诸葛亮为何不敢让魏延冒险奇袭走子午谷?
- 清朝唯一异姓王爵位可传子孙 却连出两代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