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主动孙权投降曹操,是因为什
历史人物 2025-03-20 18:14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张昭,字子布,乃孙吴之重臣也。今日,奇秘网引领大家深入其历史篇章,以期启迪后人。
回溯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曹操于当阳大破敌军,势如破竹,天下瞩目。彼时,曹操目光所向,正是江东之地。一纸书信流传开来:“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意逼人降服。
孙权接到曹操的来信后,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张昭等文臣主张投降,秦松等人亦纷纷附和。孙权内心虽欲抵抗,但面对如此压力,亦感困惑。鲁肃挺身而出,主张抵抗曹操,并鼓励孙权召回周瑜。因为二人深知,面对强敌,投降并非明智之举。
张昭在东吴地位显赫,临危之际,孙权曾对张昭言:“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可见张昭之重要。面对曹军之势如虎,张昭却主张投降。他的理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军已占荆州,长江天险不再存在;双方实力悬殊,抵抗难以取胜。
张昭的分析看似合理,当时大多数东吴大臣亦主张投降。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鲁肃和周瑜力主抵抗,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胜曹军。张昭虽主张投降,但在东吴之地位并未动摇。孙权称帝时重提旧事,令张昭尴尬不已。
回首历史,张昭的选择看似顺应时势,但实则缺乏远见。而孙权、鲁肃、周瑜等人则能洞察大势,以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段传奇。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选择了坚守和抵抗,最终创造了赤壁之战的辉煌战绩。
张昭的选择虽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心态,但却未能预见历史的走向。这一事件亦告诉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需要有独立思考的勇气,超越大多数人的选择,才能成就非凡之事。赤壁之战的传奇,正是那些选择坚守和抵抗的人们所创造的。
上一篇:梁山好汉之地恶星没面目焦挺 曾连摔李逵两跤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主动孙权投降曹操,是因为什
- 梁山好汉之地恶星没面目焦挺 曾连摔李逵两跤
- 高阳公主私通辩机是报复之举-李世民有责任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周懿王姬囏
- 曹操为什么要处死孔融 所谓不忠不孝的罪名到底
- 唯一一个靠祖母行贿才登上皇位的皇帝
- 三国时期司马懿能够笑到最后 司马懿到底有什么
-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
- 李承寀:邠王李守礼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 婉贵太妃是什么人?一生不受宠活到92岁
- 三国中最不该死的三个人,那么这三人是谁?
- 耿恭作为东汉官员、将领,他为何遭弹劾而被入
- 大清妃子最多的皇帝是谁?是乾隆吗
- 此人熬了20多年才登基,结果没多久就驾崩了
- 关羽兵败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刘备杀刘封
- 雍正皇帝去世以后,乾隆对待李卫是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