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三顾茅庐为何却请不出诸葛亮来当老师
公是末年襄阳名士,论学识名望,当在许多幕僚之上,但他一生未入仕。不是他没有做官的机遇,而是他不愿做。当时治荆州,治所就在襄阳。由于荆州没有战乱,加上土地丰饶,全国有十余万人迁入荆州,这中间也有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人,如、王粲、等,或求学、或求仕。这就使得襄阳成为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术交流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刘表不识人才,诸葛亮、徐庶等就在他眼鼻子底下当隐士,而王粲在他麾下当了个小官,则也发挥不了作用。
网络配图
刘表统治的荆州,沃野千里,带甲十余万,在全国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刘表虽无统一大志,但他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势力被削弱。刘表如荆州后,依靠的是蒯良、蒯越、等襄阳大士族。这些人可同享荣华富贵,但不能安邦定国。刘表采取的是雍容自保,坐观时变的方针。但当时荆州已经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在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正准备挥师南下,而则虎视江汉,早欲将荆襄据为己有。刘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深感无贤人辅佐,于是乎,他把希望寄托杂在名重天下的庞德公。
网络配图
刘表多次登门求贤,但一次次的遭到谢绝。有一次刘表对庞德公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德公回答说“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意思是说,有人出来做官,参加混战,这不是把危险留给子孙吗!我不做官,却把平安留给子孙,虽然遗留的内容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遗留啊!对于庞德公的这种态度,刘表只好叹息而去。庞德公为了躲避刘表再来找他,干脆把家搬到鹿门山,以采药自乐。
庞德公为何拒绝当官呢?论理,古人读书就是为了入仕。说大点可以济世救国,说小点可以光宗耀祖。历代圣贤莫不如此。尽管庞德公有“遗之以安”之说,那则是对付刘表的托辞。由此,我们只能设想,庞德公并非不想做官,而是未寻着明主。
网络配图
他的学生诸葛亮、侄儿被请去,并没有听到他的反对意见,相反,他把诸葛亮称为“”,庞统称为“”,为他们的出山造了大量舆论。所以,庞德公拒绝做官,仅仅是拒绝在刘表手下做官。
庞德公的这个选择也许是对的。假设他答应了刘表,在刘表手下做个高级幕僚,且不论能否象那样在曹操手下发挥作用,恐怕官位未稳,就已经成了刘表的继承人刘琮降曹的陪伴人了。王粲不就是走的这条路么?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