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人都吃些什么?远不及今天的餐桌丰富
恐怖故事 2025-04-27 23:23www.188915.com恐怖故事
作为孔子的时代,饮食文化还处于草创阶段,因此孔子的饮食要求便显得尤为突出。他对饮食挑剔得厉害,不仅追求食物的新鲜,更要求亲手制作的家常味道。他坚守一种古老的信念:“沽酒市脯不食”,对饭菜的形状和吃饭的氛围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他对饮食的挑剔,或许与他的健康状况有关。
在那个时代,道路崎岖不平,车轮不是橡胶制成,乘坐的马车没有弹簧减震,食物的运输过程中可能颠簸得厉害,导致孔子可能患上了肠胃疾病。他经常面临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吃的粮食质量也参差不齐,难以避免肠胃不适。每顿饭中都要放置姜食以缓解胃部不适。孔子对于食物的种种挑剔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老胃病让他更加注意食物的细节。
在那个时代,孔子的饮食选择相对有限。主食主要是各种谷物,如小米、大麦、小麦和大米等。那时的烹饪方法也还相对简单,主要是蒸和煮。他们会把肉类放进“鼎”里煮成羹,有时会加入蔬菜和水果同煮。还有一些特殊的调味品如肉酱值得一提。它是用碎肉加小米浆和盐放在米酒里发酵做成的特色食品。但即便是这些简单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也能让孔子感到满足。毕竟在那个时代食物的选择已经相当受限了。不过尽管如此古人仍然能够找到满足味蕾的方式他们不断新的食材与烹饪方法将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西域和其他族群的交流逐渐引入了更多的食材如黄瓜、芝麻、核桃和黑胡椒等让人们的餐桌变得更加精彩多样。这也正是鲁迅提倡“拿来主义”的道理所在通过交流和引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丰富多样。这不仅是对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