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工资有多少钱?
在古代中国,皇帝是否需要工资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虽然天下皆是皇帝所有,但皇帝同样需要金钱来维持各种开销。想象一下,一国之君,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各种场合的开销也是数不胜数。以北宋为例,从太宗赵光义开始,每位皇帝每月都有1200贯的固定收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月薪。这个规定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这份收入,除非像宋仁宗那样主动放弃。
那么,皇帝的工资是由谁来发放呢?在帝制时代,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就像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但即使是董事长,也需要有个工资来源。在北宋,皇帝的工资是由左藏库发放的。左藏库是负责国家财政的重要机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等。这些财物主要用于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最重要的,给皇帝发工资。
说到左藏库的收入来源,虽然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看似是重要来源,但实际上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土地专卖。在帝制时代,常见的专卖品如盐、铁、茶、酒等都属于财政,不能直接用于左藏库的收入。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主要是土地。从宋代开始,元、明、清三朝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土地专卖,这些机构经宫廷授权,对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的租金大部分流向了左藏库。
那些被誉为有道明君的皇帝们,他们喜欢通过创收来增加岁用,而不是增加赋敛。他们的创收方式其实很单一,主要就是圈一片地,宣称它是国有,然后进行专卖。虽然皇帝们称之为创收,但我们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剥夺。
古代中国的皇帝们虽然拥有天下,但他们同样需要工资来维持生活和工作。他们的工资由左藏库发放,主要来源于土地专卖。这些皇帝们虽然喜欢通过创收来增加财政,但方式往往是剥夺民众,而非真正通过合理的方式增加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