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作文
一、命题形式的多元与创新
高考命题形式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既有各省自主命题的灵动与多元,又有全国统一命题的沉稳与规范。那一年的高考,11个省区市以自主命题的形式展现了各自的特色,而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则覆盖了4个地区,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高考命题的丰富内涵。
其中,江苏卷的特色题目尤为引人注目。它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如同一场哲学辩论,引导考生思考水的智慧与山的传统,激荡出思维的火花。考生可以选择单写一方,或是将两者完美结合,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鼓励原创性思考。
二、写作特点与范文
1. 文化哲思类作文的深邃
优秀作文《永远的葱郁 永远的中国》将山水隐喻与中华文明相连,“柔韧的弹性”这一中华文明在沉稳中的自我更新特质。文章深受冯友兰关于中西文明差异论述的启发,展现出深刻的哲思。
2. 情感叙事类作文的温馨
部分范文巧妙地将山水意象转化为亲情主题。比如《爱似高山流水》一文,以“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为核心,结合传统文化,阐释了家庭关系中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反思
有的考生以河流变迁为线索,串联起大禹治水、隋唐运河、近代革命等历史事件,反思环境问题,最终落脚于新世纪生态治理的进步,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三、全国卷命题示例
全国卷III曾以“作家们的故事”为题,引领考生走进作家的世界,他们的经历与认知。这一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中外作家经历展开论述,强调思维转换对认知世界的影响。不少考生通过三毛、海明威等作家的故事,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四、评分导向的明确与深化
江苏卷的评卷组特别重视“机智”构思的体现。他们鼓励考生通过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或别致的语言风格来展现思想,而非单纯堆砌辞藻。这一导向鼓励考生在写作中展现个性与创新,为高考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考命题形式的多元与创新、写作特点的丰富与深入,都为考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考生们以文载道,以字传情,展现了高考写作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