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馆藏雕塑介绍
雕塑艺术:穿越千年的生动展现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大门类,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木材、石头到金属,无所不能雕刻;以泥土为材料塑造,展现万千形态。中国古代雕塑,源远流长,各地风格迥异,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一、木雕彩绘观音像头
这是一尊金代的木雕彩绘观音像头,高66厘米,宽43厘米。颈下保留着从躯体上锯下的痕迹,面形方圆,五官凹凸感强烈。盘发高髻,云纹高冠中央饰化佛。此雕像造型接近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所藏的山西洪洞金明昌六年(1195年)观世音菩萨木雕像,推测为山西金代前后的作品。
二、陶彩绘女舞俑
唐代,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乐舞传入,深受人们喜爱。这尊陶彩绘女舞俑,高21厘米,形象生动,舞姿曼妙。从服饰与舞姿看,属于传统汉族舞蹈范畴内的“软舞”。伴随女舞俑的还有乐俑5件,表明这组乐舞俑具有极高的等级。
三、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此画像石描绘的是人御白虎的场景,采用剔地浅浮雕的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白虎四肢腾起,仿佛向天空飞翔。在中国古代墓葬中,虎是常见的形象之一,《风俗通义》中解释了虎作为阳物、百兽之长的象征意义。
四、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这尊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的石无量寿像,残高27厘米。佛头已失,但身穿垂领式袈裟的形象依然生动。衣纹皆双阴线刻,线条流畅。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等图案,背后刻有发愿文,表达了李神景兄弟为皇帝陛下及亡父母造无量寿像的愿景。
故宫博物院的馆藏雕塑,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细节都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它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华,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与文化。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频道,一起千年艺术的魅力。